城池防御的核心兵种选择需兼顾防御属性与实战适配性。步兵作为首选兵种,凭借高坦度和血量优势,能有效承担前线抗伤任务,尤其在有利地形下可实现低损耗守城。其缺点是攻击速度较慢,需搭配后排输出弥补火力不足。骑兵虽具备高机动性,但守城时难以发挥突袭优势,更适合后期作为野战或追击单位。弓兵远程输出能力强,但防御薄弱,面对大规模进攻时易被突破,需谨慎部署。攻城车因定位偏向攻城战,守城效率较低,通常不推荐优先投入。
守城兵种的搭配需结合武将技能强化效果。例如查理马特担任驻防武将时,可提升塔防与部队伤害10%,其觉醒技能进一步增加反击能力,适合与输出型副将组合。李成桂的驻防技能则提供攻击力加成与范围伤害减免,与步兵形成攻防互补。若缺乏顶级橙将,紫将孙武的减伤和群体治疗能力也能显著提升守城稳定性。武将天赋应优先选择驻防系,如增加防御力或降低敌方伤害,避免使用野战或机动类天赋。
城墙与防御建筑的等级直接影响兵种发挥。高等级城墙能延长燃烧状态抵抗时间,为部队争取反击机会;瞭望塔则分担驻军伤害并反击敌军。需定期修复城墙耐久度,避免因耐久归零导致城池被迫迁移。联盟支援驻军不占用己方医院容量,被围攻时应及时请求盟友增援。资源储备方面,确保仓库保护量外的资源可用于紧急维修,避免因资源不足导致防御体系崩溃。
实战中需根据敌方进攻策略动态调整兵种比例。若敌方以骑兵为主力,可增加枪兵比例克制;面对弓兵集火时,步兵需优先保护己方弓兵输出。散队护航能干扰敌方集结,配合驻防部队夹击攻城队伍。守城期间避免盲目出城迎战,优先依托箭塔和城墙消耗敌军。利用领土相连的规则烧毁敌方关键旗子,可削弱其持续进攻能力。
长期防御规划需平衡军事与科技发展。优先升级学院科技中的防御类项目,如部队生命值和防御力加成,同时保持兵营训练速度与医院容量同步提升。平民玩家可通过专注紫将觉醒和T4兵种研究,逐步缩小与高阶玩家的守城差距。活动期间获取的加速道具应预留用于紧急补兵或科技冲刺,避免资源浪费在非核心项目上。
兵种选择需灵活应对战场变化,而非固守单一模板。防御体系的强弱不仅取决于兵种数值,更依赖于玩家对战术细节的掌控与资源调配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