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找矿区是资源获取的核心环节,高效选址需综合考虑资源分布、安全性和开采效率。优先选择金属矿、水晶矿、重氢矿比例均衡的区域,理想状态下应包含至少四片金属矿、三片水晶矿和两片重氢矿。矿区等级并非效率的决定因素,低级矿点(1-4级)更适合初期开采,因其总量适中且野怪威胁较低。同时需避开高热度区域,未被频繁开采的矿区往往资源质量更优,且竞争压力较小。
矿区野怪强度通常与资源等级正相关,需根据舰队实力选择对应区域,避免因无法抵御攻击导致采矿中断。若选择野怪密集区,需确保具备无伤刷野能力且在线时间充足,否则矿船频繁受损会大幅降低采集效率。可通过侦查舰提前探测敌方玩家活动痕迹,优先选择同盟势力覆盖或无人驻守的矿区,减少资源争夺风险。
开采效率优化需从矿船配置与路径规划入手。初期建议使用中型矿船搭配AC721通用型运输舰,后者满级仓储可提升单次运输量至46000单位,显著减少往返频次。矿点距离应尽可能接近基地,计划圈需将矿物置于边缘位置,确保矿船全程使用曲率引擎移动。采矿平台是中期关键设施,高级平台可免除计划圈限制并提供25%效率加成,但需投入大量资源建造,建议在8级基地后集中部署于高等级矿群。
后期发展需依托采矿平台实现自动化采集。高级平台允许矿车直接交付资源至平台,彻底消除运输耗时,应迁移基地至7级以上矿点密集区。特洛伊晶体等特殊资源需独立探测,其伴生矿含量极低,必须锁定专属矿区并通过太空城接收站交易。最终阶段可通过同盟协作实现矿区联防,3-4名玩家共享矿带能有效提升防御稳定性,同时利用封锁功能刷野获取额外经验收益。
持续监测星系地图与资源探测器数据是动态调整矿区的基础。矿点储量随时间递减,需定期迁移开采重心,而科技树中的采集加速与仓储扩容技术能永久提升效率。任何开采策略都需平衡短期收益与长期发展,过度集中资源可能导致防御漏洞,分散开采则需承担更高管理成本。